15年(10年?)后世界经济第一大国 30年(25年?)后(一)

  15年(10年?)后世界经济第一大国 30年(25年?)后人均经济“世界第一”
  ——未来近期中国国家总体实力发展走势概略(预测)
  本文作者:运城电大 虾糊走
  内容提要:再过6、7(六、七)年,中国就将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大国”。“五千年文明”在经历了“开天”(“开元天宝”)、“乾嘉”(“乾隆嘉庆”)两个“盛世”之后,又将迎来第三个“盛世”。怎样才能确保这第三个“盛世”不像前两个那样“盛极而衰”、“乐极生悲”,遭遇“周期性”的垮塌和覆亡?怎样才能打破“周期律”这个“大魔咒”,确保我们的事业千秋万代永不变色,万古千秋江山永固?我们不靠任何一个政党或集团的所谓“先进性”和“正确性”,不靠任何一个所谓“伟人”、“领袖”的“个人水平”和“个人能力”,唯一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体制”(和“机制”)。现存世界上最好的“体制”有两个,一个是“议会制”,一个是“公推直选”。后者似乎更具优势,虽然还处于“草创”和“初试”的阶段,但是,一经问世,就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现在,关键的问题是,首先,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把它执行起来;其次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再一个首先,就是,我们也先给他来一个“坚持它一百年不动摇。”
  关键词:世界第一、“人均第一”,治世、盛世、周期率,“公推直选”、整到底
  我是一个一辈子倒霉的人,一辈子走背字,一辈子不赶趟。网上提供的数字常常是不很准确的,偶尔还会很不准确。我的不赶趟和它的不准确,使得这篇本来应该是十分严谨、正经性质的文章,现在看来差不多要变成一篇扑朔迷离、云里雾里的抒情散文了。
  这篇文章本应是在09年底完成的,搁到10年(2010年)底都不合适了。因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太快,一年之间就会增加许多,就不容易和“世界老大”美国的经济算账,也不容易再和原来的“世界老二”、现在的“老三”日本的GDP总值比对、算账了。那一年(09年)底,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即所谓的GDP总值是49092.81亿美元,日本是50730.45亿美元。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的GDP总值历史性的最接近日本并即将取而代之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此,日本人是大不以为然,以至于恼火、愤怒、愤怒至极。在他们看来,这是不应该的,也是不可能的。但历史的车轮就是这样,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为人的好恶爱恨所驱使,这即将成为一个“恼人”的事实,一个客观的现实)的一年,也是两家都最靠近5万亿(美元),取近似值,最好和美国总值算账的一年,那一年,美国的总值是14.8万亿美元,是中、美、日之间GDP总值,取近似整数,最好算账的一年。真是“无巧不成书”、“不是冤家不聚头”哇,三家的总值就是这么好算。就是这么一个好关口、好机会,而我却没有赶上。不是没有赶上,而是错过了、贻误了。“贻误战机”呀,何其遗憾!不是小的错过,小的贻误,一误三年呐,甚至还不至三年。这就是我的“不赶趟”,也算是“不走运”。“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竄梁鸿于曲阿,岂乏明时?”)(唐?王勃《滕王阁序》)。人要是“时运不济”、“命不行”就难说了,什么好事到你面前都得走黄。尼克松有《六次危机》,姜子牙干什么什么不成。
  我的印象中,一直是美国经济早已是20万亿了(美元)。去年(2012年)后半年,十一、二月份吧,央视《新闻频道》《环球视线》栏目女主持人在谈论一个什么问题时,又扯到了这个上。宋先生(晓军)回答,美国去年的总值(GDP)是15万亿(美元),欧盟是16万亿(美元)。偌大的一个欧盟,才和一个美国的收入差不多,可见美国的经济力量之雄厚之强大了。难怪它在世界上如此嚣张,那么霸道。“15万亿(美元)”,我的印象中,它早已是“20万亿”了,一下子差出了“5万亿”。“5万亿”,真是太要命了。在中国和“小日本”、和“美帝国”在经济上激烈竞争、在军事上拼死角力,在中国经济拼命抢夺“战略机遇期”、发展壮大,追赶超越、力争“第一”的今天,“5万亿”,真是太重要了。按我们的算法,这不就是抢回了“5年”时间吗? “5年时间”,在中国和美日之间的“生死大搏斗”、“超级大决战”中,真是太重要了,这是你死我活的5年,生命攸关的5年。中国人又从“死亡线”上夺回了“5年”,不简单呐。“一言提起(启)梦中人”。我得感谢宋晓军先生,感谢那位并不漂亮的女主持人劳春燕小姐。同时这篇文章的题目也得改动一下,双方缩短“5年”。
  一、“10年”完成真乃天助人愿功德无量,“15年”恐贻误战机、(度日如年)、太过漫长
  人们写论文,每每需要这样或那样,这么充分那么有说服力的论据。一般说来至少总得三个方面或是一个方面的三个强有力的充分论据,还要进行论证。而我却不要,只要一个公式便能把这样那样、这么那么纷繁复杂的东西通通摆平,这就是:a(1+x%)n=A。这个公式 ,想必大家都还比较熟悉的。a,是原基数,就是需要增长的那个量,也就是09年底我们的GDP总值、大约5万亿美元。A也出来了,是增长后的那个量,就是我们要追赶和超越的那个量,就是09年底美国的GDP总值,15万亿美元。现在最难办的,也是本文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个x,我们未来10年乃至25年的年增长率。n表示年数,就是再有“多少年”我们才能赶上和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大国”。n是一个变量,随着x的变化而变化。现在n已经定了,我们不是把它定为“10年”吗?所以x也应该已经定了,不然n就没法敲定。是的,x已经定了,我们把它预定为10,也就是今后10年乃至25年的年增长率为10%。25年稍微远了一点,而且那时候每年的基数也稍大了一些,我们可以暂先不谈,最主要的还是这前10年到前15年。这10年到15年是我们战胜日、美(日本、美国)最核心最关键的时期。这个目标实现了,我们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世界的格局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美帝国主义”就得靠边休息了,就不能再在世界上为所欲为,称王称霸、胡成八道了。再后10年,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我们会使自己变得更好,会给世界带来福音。后10年我们10%的增长率也不会成问题的,会将我们的预期、理想变为现实。
  未来10年到15年我们的这个10%,应该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我们应该不用论证,只要根据这个公式a(1+x%)n=A,即5(1+10%)10~15跟下计算就行了。但是现在有太多的人不相信我们,不相信我们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当然也不是不相信,而是难以置信。他们难以相信的不是这个速度10%,而是总量,但是总量是由速度来完成的,而对我们来说,关键的核心问题还是增长率,所以看来我们还不能只是简单地计算,还必须来论证一下这个问题。在我们这里,不要说最基层的老百姓了,就是科级、县处一级的干部,我想还应该包括地、市(地级)一级的干部,都不认为我们会在10年内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的。当然他们也没有什么根据,没有什么数字计算,只是根据一种感觉。大多数人都觉得要超过美国那是不可思议的,不可想象的,至少还不得4、50(四、五十)年?我想不光是我们这里的人如此认识,如此感觉,全国的人大都普遍如此吧,因为这个问题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太过大而无当,肉食者谋之,爱好事者思之,一般老百姓不会去考虑它的。我们隔壁的一个副教授,在我们这里还小有一点名气。我问他,我们国家的GDP总量还有多少年能赶上和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他说还不得200年?我真想抽他两下,给这个“没事找抽型”的老头子两个大嘴巴子,但是他有“根据”:美国建国到现在是200多年(也就是说发展了200多年),所以我们赶上超过它也得200多年。这也算是他的“自圆其说”、“言之有据”,想不到他居然会是这么一出子“根据”。当然了,这个老头子在我们这里的“小有名气”,也不是学术上的,而是所谓“管理”上的。这么多年,他退下来以后,一直在我们这里的一些“民办”的“新型”专业中专学校里担任“管理校长”。据说他还能写一些小诗,出了一本“集子”。我想那不过是一些“顺口溜”或者什么胡扯八诌的陈词滥调吧?但是,不管怎么说,看来有必要论证一下这个10%,这个未来10年我们赶超美国而成为“第一”的“年增长率”。再重复、确认一下的是,“这10年”不是从现在开始,而是从09年底,即10年(2010年)开始,也就是说只剩下6、7(六、七)年的时间了。现在来谈一下我们的论据。
  一、非常之必要性。这关乎到我们国家生死存亡、民族兴衰之必要。明眼的人已经看到,最近一、两年来,美国在我们的东海和南海周围动作频频、麻烦不断。搞什么“战略东移”、“重返亚太”、“亚太战略再平衡”。矛头所向,剑指中国。东北亚,传统有日本和韩国的军事基地。东面稍远点有他们自己的海军基地、关岛,也算一个大本营。在澳大利亚,下台不久的漂亮的前女总理,心却不怎么漂亮,和中国的经贸关系还很不错,但和奥巴马一拍即和,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美国海军重返阔别了近70年的达尔文港。和中国关系一向不错的新加坡不知道怀揣什么猫腻,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大概美国海军已经进驻了樟宜。菲律宾那个“小三”(阿基诺三世)成天哭着蹦着要让美军进驻苏比克湾,这也正是雪中送炭,正中下怀,苍蝇见了蛆喜欢。即使民意和法律还有障碍,但并不妨碍长期“临时”驻扎,常年不断地搞联合军演,“小三”的意思,就是要用此来对付中国的南沙诸小岛,如黄岩岛等等。越南去年和美国达成“意向”,同意美军进驻金兰湾港。这个天然良港,正是50年前美军打响“侵越战争”第一枪、后来一直是“侵越战争”大本营的地方。现在看来颇有点屁股亲吻、尿泡打人的味道。考虑到依赖中国的紧密的经贸关系,越南人对这个“意向”放缓了步伐。不过前不远,越南又和到访的日本防长达成海上军事合作协议,意在对付中越在南沙诸小岛上的争端问题。越南看上去真有点像一个朝秦暮楚、朝三暮四、朝令夕改、有奶便娘的反复无常的小人。不过我们时刻在期待、欢迎着它明辨是非、弃暗投明,回到通过和平谈判解决海洋、岛屿争端的正确轨道上来,继承传统的友好关系,继续成为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泰国,这个和中国被誉为“不同制度”国家“友好合作典范”的近邻,还被誉为“中泰一家亲”,和美国在其领土领海上进行了3、40(三、四十)天的联合军事演习,此时间之长,差不多可以进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却还被美名为“常规”演习。当然这也是一种无奈,泰国就怕“得罪”中国,但奈不过美国人的死乞白赖和纠缠不休。可以让人感到一点欣慰的是,这种“常规演习”的初衷(前身)并不是针对中国的。近两年来,美国不惜屈尊就驾,低三下四、点头哈腰地多次向缅甸示爱、求好。缅甸几十年来一直是被美国单方面树敌,同时认为是一个小的不屑一顾的国家。美国这个大国真是有点无耻,还心怀叵测地把手伸向印度,以期“结帮”,对付中国。印度人心情复杂,进退两难,也许肯定性占51(五十一)。处处设点、层层布局,把中国团团围住。大兵压境,黑云压城。美国人究竟想干什么?“动真格的”,还是“威胁、恐吓?”“动真格的”,雍正皇帝的话,“料他没有那胆量,他也没有那能耐。”(二月河原著,刘和平改编,胡玫导演,唐国强、焦晃领衔,44集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第33集)当然他这句话是说另一个人的。不要说“动真格的”,就是“威胁、恐吓”,也是中国人民万难接受、绝难容忍的。还是圣人说得好,“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孔子《论语?八佾第三》)胆敢对五千年的泱泱大国,方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世界各国共谋经济、和平发展、互利共进的中国实施恐吓和威胁,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不过话得两说,“不可忍”还是“得忍”。还是雍正皇帝的话,“心上搁一把刀子,我们大家都得先‘忍’着点。”(同上,44集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第38集)也还是圣人的话:“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冲动是魔鬼”,“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不能因小失大,不能为了一时的痛快、惬意而影响了我们的大事,就是我们的那个“梦”。所以我们还得“忍”着,眼看着“帝国主义”在那里折腾、胡闹。不过他也闹不到那里去,“纸老虎”他能闹到哪里去?
  日本的“新军”(“新军国主义分子”)近期以来忽然跳出、突然发难。在钓鱼岛问题上对中国的领土主权公然进行肆意的歪曲和疯狂的挑衅。丑态百出,花样使尽,一意孤行,死硬到底,大有誓不罢休之意。现在看来,绝非偶然,也非孤立,原来是事出有因。想借其干爹义父山姆老儿“战略东移”、“重返亚太”,我们认为是“东突寻衅”,之50年不遇之良机,趁火打劫,从中渔利,妄图把我这颗“明珠”、这块“肥肉”一举走,然后大发其岛上海上石油横财,这真是异想天开、不可理喻。
  这两个狼狈为奸、沆瀣一气的帝国主义野心狼的娶媳好梦和痴心妄想,都是白日之梦、是徒劳的,中国人民决不会答应的。不过也不能小觑他们,不能低估他们的“负能量”,因为他们的灰色实力就放在那里:2012年(底),美国GDP总量是15.43万亿美元,日本是5.91万亿,而中国是8.26万亿(美元)。美国差不多是中国的2倍,加上日本的5.91,就是中国的2.5倍。打仗,打的就是实力,而不讲什么“道义”、“公理”和“勇气”。依照我们目前的实力,加上我们的“人和、天时和地利”,还有我们武器上的强项,竭尽全部之力,拼着身家性命,我想,我们充其量只能是打到我们不输,打到美帝不赢。不输不赢,就是平局。平局,对我们来说,就是失败。失败就会亡国,亡国就会灭种。“失败”和“不赢”之间就差半步。我们比美帝究竟差在哪里?就是一步之遥。就在我们是“第二大经济体”,而美国是“第一大经济休”。所以我们要想赢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紧追 猛赶,跨过这“一步之遥”,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大国”,而把美国落在后面。只要跨过这“一步之遥”,那么我们前面就是一片光明,而美国将会失去优势,“新军”就会叫天、地不应、不灵,就会向隅而泣。而美国就会“不战而退”,自动走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10%的增长率是刚性的指标,硬 性的任务,是“死命令”,没有商量的余地。这样,我们就会在“10年”后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大国”,“10年”,从09年底算起,现在3、4年已过,也即6、7年后我们的目标就会达到。我们不能等到“15年”,也即“11、12(十一、二)年”以后,那样,度日如年、太过漫长,最主要的,是会“贻误战机”,我们会再度输给日、美,后果不堪。所以,10%是我们的唯一 、不二选择,是我们的“非常之必要。”

http://yuefs.com/efs/9203.html

版权声明:
作者:admin
链接:https://blog.ruiqing.work/2024/10/16/niannianhoushijiejingjidiyidaguoniannianhouyi/
来源:睿启空间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